在昆吾县徐 镇一带流传着许多老寿星徐三亭的传说,因为这里是徐三亭的家乡。至今还保留着徐三亭的庙宇和墓冢。老寿星徐三亭出生于何年何月,不管是研究历史的,还是考古的专业人士,谁也说不清楚。相传他比玉皇大帝早出生500年,这玉皇大帝何时出生也没人能够说准确,因此,老寿星的生卒年月、活的岁数也无从考究了,但徐镇一带流传的许多故事好象老寿星永远活着。说他活着是企盼他永生,这也不足为怪,因为常做好事的人,永远活在人们心中。
这里的老百星说,徐三爷有分身术,有一次,秋收到了,这一带种了大面积的高粮,由于当地人家家户户人手不够用,便求徐三爷帮忙,这家说,三爷,帮我们去杀高粮,三爷说行,那个说,三爷帮我们收一天庄稼,三爷说行,不管有多少人请他,他都答应。到了收高粮的一天,各家的高粮地里都有徐三爷的身影,高粮收的也很快,第二天人们端着碗在街头吃饭,这个说徐三爷左天帮我们收高粱,那个说徐三爷左天帮我们收庄稼杂,咋会帮你们/大伙争辨半天都认为对方在说慌,其实,徐三爷帮了很多人家的忙。高粱才收的那么快。
有一年夏天,徐三爷在地里干活,这一带离黄河很近。忽然有个人骑着一头毛驴从黄河岸边走来,经过徐镇一带,徐三爷上前拦住路不让骑驴的人过路,那骑驴人说:“撑的受不了啦,需要散步走走。”徐三爷说:“你过去我们就受不了啦。”死活不让过。周围的人还帮那骑驴的人解围,向徐三爷求情:“反正压不坏路,毁不了庄稼,过一趟算了。”“那难,”徐三爷指着骑驴人的鼻子说:“你得返回去!”无奈之下,骑驴的人按原路返回,绕道走了。不久,骑驴人走过的地方黄河水滚滚而来,原来是黄河要发大水,骑驴人是黄河中的水神,在探路。骑驴人走过的地方成了一片汪洋。徐三爷的拦路保住了徐镇一带老百姓的平安。
若干年后,徐镇一带的老百姓在村头为徐三爷盖了一座庙,彰显老寿星的功德,人们都知道老寿星徐三爷善良,附近的老百姓不管谁下地干活就把自己不懂事的孩子送往庙中,让徐三爷看管。孩子们被徐三爷看的无惊、无伤,把孩子丢在庙中,大伙都很放心。后来,时间长了,孩子送的越来越多,有的淘气孩子爬在贡桌上,有的在徐三爷的泥塑身上,满屋里、满院里拉的都是屎和尿,熏的人受不了。徐三爷有点烦,庙院里有一口井,每当大人们忙完活来找孩子时,井口边爬着一圈儿孩子在看井,家长们大吃一惊,知道冒犯了徐三爷,便向徐三爷祷告、道歉,其实一个孩子也没有掉进井里,人们知道徐三爷是在告诫大家要管管不懂事的孩子,从此,当地的百姓制定了一个规定,一是定期为庙院打扫卫生,二是太小的孩子不能送进庙院。
老寿星徐三亭的故事流传了几千年而经久不衰,至今人们有什么期盼,还到庙里坟上磕头许愿。相信徐三爷的保佑。上个世纪的1979年,中越边境发生了战争,当时叫“中越自卫反击战”很多反击战的官兵住在毛耳洞里,几天弄不到水喝,突然一个白胡子老头提着一坛子水前去慰问,饥渴难奈的官兵一边喝着坛子里的水,一边问:“老大爷,你这点水够几个人喝的呀?”老头没有回答只是说:“别说话!快喝!”一坛子的水竟然喝饱了几个连队。官兵问那个白胡子老头是从什么地方来的,只听他说:“从家乡而来。”也不说具体籍贯。后来人们猜测是老寿星徐三亭。于是这个故事也流传了几十年。
这一带老百姓说,徐三亭当时也是个凡人,好事做的多了,修成了神仙,在神仙界里,他的排位也很靠前,是因为他修成正果,得道成仙。否则也不会成神仙,也不会被后人称为老寿星。后人之所以这么怀念他,向他顶礼膜拜,是因为他一辈子做好事,没有做过坏事